“一切教育都是职业教育”——从消失的初等职业教育看中等职业教育的未来
美国著名教育史家、比较教育学家保罗•孟禄认为:一切教育都是职业教育。这句话在国内极少人知道或听过,但并不难理解,因为凡是需要自食其力,希望有尊严的生存在人类世界的人都需要有一份职业。职业是一个人“活着”的根和本。对于生存在这个地球村的所有“非官二代”“非富二代”“非拆二代”“非啃老族”等等寻常百姓来说,接受再多、再好、再长时间的教育,读世界最顶尖的大学,最终还是需要找到一份自食其力的职业。
职业,对占绝大多数人口的普通民众来说,就如被诸葛亮称之为“吾之根本”的街亭。所以,当爱将马谡痛失街亭后,有着千古名相美誉而又“宅心仁厚”的诸葛亮,也只能“挥泪斩马谡”。
我们今天常说的“失业”“待业”“就业”这个“业”,其实就是“职业”,正因为这个“职业”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和活着的尊严,我国每届政府都会把“保就业”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当教育前面加上“职业”二字后,教育便迅速“跌落了神坛”,财富似乎不再蕴藏其中(2001年4月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立刻成为当年的畅销书,足见当时人们对教育改变命运的推崇和认可)。比如同一层次的高中阶段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就不太受大多数民众接纳,并被戏称为是“筛子底下的教育”,甚至有些教育专家级的人物有意无意把“中职”排除在高中之外,潜意识中认为入读中职的学生是未达到高中水平的“学困生”,字里行间中亦常常把普通高中当成是高中的简称。尽管高职、高专同样是高等教育中的专科层次,但“高专”则会被人们高看一眼。而本科院校似乎也不例外。例如某年,某省一间公办本科院校,由于改名为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立刻生源质量大幅下降,原因据说是前面加了职业二字后,让普通民众误认为这间本科院校是大专层次,于是不到四年再次改名,与第一次改名相比,第二次改名仅仅是去掉了“职业”二字。
为什么“一切教育都是职业教育”,但当教育前面加上“职业”二字后,教育便马上“跌落了神坛”?
为了破解这个疑惑,或许我们应从职业教育的源头和职业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上去思考,才能走出迷思。
01职业教育起源
毋容置疑职业教育是教育的分支,谈职业教育的起源,自然要从教育的源头说起:从广义上说:只要是高等动物就有教育,当然,这不是本文所谈的教育,本文所谈的教育,是人类的教育,是人类出现文字后的学校教育,也正因为有了学校教育,人类才从混沌走向文明。
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最早的学校教育是与普通百姓无缘的,是“劳心者”的特权,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翻译成今天所有人能理解的大白话就是: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的人养活别人,统治者却靠别人养活,这是天下通用的道理”。这个“天下之通义”在中国辛亥革命之前,是被“上智”和“下愚”共同认可的。因此,如果“劳力者”不安于自己“劳力者”的地位,想从“下愚”移到“上智”的位置,在和平年代唯有通过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打破“阶层固化”,因此也才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说法,当然,在战争年代还可通过极端的方式改变阶层位置,如斗大的字不识一升的朱重八就因造反成功成了“上智”,他的子孙也因此“上智”了二百余年。
在农业文明,学校教育被“劳心者”垄断,“劳力者”只能学一些技术、技能,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传统学徒制”,可算是最早的职业教育。当时做学徒,并不需要识字,所以认为学不好文化课就应该去读职业学校,不仅仅是今天普通民众有这样的认知,甚至是某些“专家级”的教授也未能摆脱此“定势思维”,这说明“古已有之”的传统意识可谓根深蒂固。
我们举一个案例,比如本人的家乡,普通百姓就是靠传统手工艺编织雨笠赖以为生,整个地区也只有本乡掌握了编织雨笠的技术,之所以一直没有被其它村“盗版”,原因可能是为了达到垄断的目的,设计了“传男不传女”的技术封锁策略,这也说明我们的祖上很早就意识到了“知识产权”的重要,亦因此,比之其它国家我们中国特别多“祖传秘方”“宫廷秘方”。而村里读书识字,知道回字有四种写法的文化人,是预备成为“治人”的“劳心者”或者“肉食者”,一般是不学编织雨笠的。比如本人的父辈和祖辈就都不会编织雨笠,但是到了我这一代,家道中落,已出现无米下锅的境地,父母自然首先考虑的是送我到一位远房叔叔做学徒,学编织雨笠,虽较迟意识到“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但至少还能明白鲁迅所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所以,尽管本人比起父辈、祖辈,书读的令“祖上蒙尘”,但自己一直为几代人只有自己这一代还在过六一儿童节的年龄就能靠编织雨笠自食其力而自豪。
但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农村的手工艺产品亦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今天我的家乡,虽然编织雨笠的手工艺并未消失,还有望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普通百姓已无法依赖编织雨笠为生,没有考上大学的青壮年,基本上外出谋生了。
显然,从历史上看,我们的教育就是分为“劳力者”与“劳心者”的“双轨制”,“劳力者”往往处于“朝不虑夕”、极易受“未来的冲击”而沦为社会底层。据国家教育事业统计报告:今天接受职业教育者70%以上是“劳力者”的后代,或许正是缘于此因素,当教育前面加上“职业”二字后,教育便马上“跌落了神坛”。
不过,我国历史上的阶层并没有像西方,基本固化为平民、贵族,由于贵族是世袭,贵族与平民很难流动,但西方平民似乎并不甘于“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反而提出了“人生而平等”。中国则自从隋朝开始,发明了科举制,阶层固化被打破,所谓“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劳力者”只要能读书、识字并考取功名就有机会挤入“上智”阶层,如果运气不错,考上状元,“暮登天子堂”真不是梦。也正是这种看起来“机会均等”的制度设计,使得“上智”、“下愚”达成共识:读书改变命运。
因此,尽管劳动光荣,平民阶层还是希望通过读书,其实就是通过升学,得到社会公认的“含金量”高的文凭来提升自己的阶层地位,由于读了多少书、懂得多少知识、明白多少道理很难“测量”,有了“文凭”作为凭证,人们才会认可一个人的价值,所以,现代社会“文凭”具备了商品、货币的属性,问题是文凭“发的过多”也同样面临贬值。
职业教育的起源,多少带了些“人类不平等起源”的痕迹和印记,由于美国是一个重视平权的国家,所以, 美国著名教育史家、比较教育学家保罗•孟禄提出了:一切教育都是职业教育。也正因为如此,美国教育虽脱胎于母国英国和欧洲,但其教育并没有沿袭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双轨制”,而是走了一条独特的“综合中学”单轨制教育。选择“单轨制教育”不等于没有职业教育,而是在“不贴职业教育标签”的前提下把职业教育渗透在所有教育之中,把教育的多种路径选择,放在学生手中,而非客观的“分数”。
02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不仅是历史问题,毋容置疑还是一个社会问题,人们谈论最多的也是社会问题。但人们似乎很少思考中等职业教育自身是否也存在着“办真的职业教育还是真的在办职业教育的问题?”
据说“民国时代”,知识分子“言必称希腊”,但今天的职教专家则“言必称德国‘双元制’教育”。可职业教育“以德为师”了近三十年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已不敢再提“培养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而是紧随普通高中抓“升学”,尤其是“高水平”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升学率已达百分之九十甚至是百分之百,只有招生出现困难、生源质量越来越不理想的中职学校还抗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旗帜,但随着大学进一步扩招,这个“旗帜”不知还能打多久。
今天中等职业教育自身显而易见存在以下问题:
1.先天不足、后天缺失
我们知道德国中等职业教育是以企业为主体,一周时间,学生在企业岗位上学习三至四天,而在职业学校学习二至一天,在职业学校主要是学习文化基础课和通识课。而我们的中职教育,则是以学校为主体,2015年之前是2+1和2.5+05模式,意即三年学习期间,学生2年或者2.5年在学校学习,1年或者半年在企业顶岗实习,2016年后统一为2.5+0.5模式。以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模式显然存在着先天不足,尽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教人也意识到了自身的“先天不足”,希望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和大量投入实训设备弥补,但除了很少的中职学校有成功的校企合作,多数中职学校所谓的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书面的“协议”和“合同”上,只适合应付评估。而校内实训室建设,一方面跟不上产业发展,容易过时,另一方面实训设备利用率低,职业学校自身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薄弱,实践教学资源投入不足,也没有真正的得到重视,造成福斯特所说的:技术浪费。
2.未意识到中职学校有效管理的重要
正如著名的职教专家姜大源所言: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虽然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同属中等教育,但管理上并不相通,管理方法其实也很难迁移,不少中职学校的管理者只是看到中等职业学校表面上的一些问题,就以为自己“发现了新大陆”,使本来就感到迷惘的中职学校老师更加摸不着北。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不少中职教育管理者“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3.过于注重“面子工程”
一间学校形象很重要,投入一定的资源宣传自身的形象无可厚非。但毕竟中职学校的资源有限,过于注重表,而忽悠“里”,时间久了,学生及学生家长就会“用脚投票”,选择普通高中或其它中职学校。为什么发达国家如德国、瑞典、芬兰等70%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而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普职比5比5大体相当的底线也保不住。而且事实证明,中职学校投入越来越多资源参加各种大赛,对提升中职教育的吸引力并没有多大帮助,也没有提升中职学校在普通人心中的地位,倒是吸引了不少卖设备给职业学校的企业一窝蜂参与中职学校技能大赛。显然,绝大多数学生家长更关心的是:读中等职业学校对他们孩子对口就业、高质量就业有多大帮助?
4.中职学校规模真的是越大越好吗?
在大学没扩招之前,尽管专家们并没有引导普通民众要“转变观念”,但中职教育颇受普通民众的欢迎,不少普通高中其实也是为了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主动转型为职业高中或主动办职业班。比如当年办“电脑班”“幼师班”“会计班”等,学校亦没有单独设招生处这个目前来说决定一间中职“生存或死亡”的部门,但从今天的视角看,当时的中职学校办学非常不规范,每间学校的规模也小,开设专业即没有调查也没有论证,也没有什么“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等等规范的教学文件,他们的“生存或死亡”更多是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所以,这也向中职职教人提出一个课题:中职学校规模真的是越大越好吗?
5.中职招生是“宁缺勿滥”还是“宁滥勿缺”
自从中职学生的“出口”由就业逐渐演变为升学,不少“高水平”的中职学校也开始了划“最低录取分数线”,当然,这个“最低录取分数线”并不是静态的,会随着报读人数的多少调整,可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中职学校招不满。这给了中职学校一个选择题:招生是“宁缺勿滥”还是“宁滥勿缺”?
以上这些问题,只是中等职业学校“冰山上的一角”,本文不太可能一一列举,只是希望我们的职业教育专家在不断喊“职业教育的春天来了”的同时,能像当年的陶行知、黄炎培等老一辈教育家,多到中职学校一线教学岗位上调查和体验,听听学生、家长的声音,听听一线管理层、老师的声音。
03从消失的初等职业教育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未来
在百度百科,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词条是这样定义的: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是一个教育类型,而不是教育层次。
从职业教育词条的定义我们发现:
一是词条特别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是今天中等职业学校已选择与普通高中同向而行,“风雨兼程”往升学路上挤,人们如何分辨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是不同类型的教育?难道仅仅是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一些专业课吗?
二是中等职业教育前面曾有一个“初等职业教育”,我们在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上还可以找到“初等职业教育”的目录,这类学校主要设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和边远山区,但今天初等职业教育已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从初等职业学校消失,我们可以发现,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相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学生就业的年龄越往上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至少有一半学生在完成三年学习后,年龄还不满18周岁,无法和企业签劳动合同,这部分学生到企业上岗,企业需承担违法的风险。所以客观上也迫使中职学校只能走升学之路才能求生存。
三是大学毕业生破千万后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2021年11月27日 ,公众号《中国新闻周刊》发表了一篇题名为“毕业生破1000万之后,就业还好吗?”的文章。作为企业,如果是招技术、技能型人才,优先选择肯定是大学毕业生,而非中职毕业生。造成中职毕业生就业,只能选择低技术的流水线工作或不需要技术的体力工作。
四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人的综合素质、复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从业者除了具备阅读、写作、算术(西方简称为3R)能力,还需具备计算思维能力,社会更需要复合型人才,这一切中职生并不具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由于职业教育“出身布衣”,而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分流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又是由学业不佳,甚至是“掐尾”的学生群体组成,中职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自身缺少勇气正视存在的问题,职业教育于是被社会赋予了“筛子底下教育”的语义,也因此,当教育前面加上“职业”二字后,教育便马上“跌落了神坛”。
那么,今天为什么综合中学越来越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一是职业+教育本义已被延伸成了“标签”,二是综合中学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禀赋、特长等自主选择学习路径,而非完全由分数决定。显然,综合中学的出现,给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未来之路多了一种选择。
来源中职网,系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之
一年制电大中专,每周滚动注册,不限户籍,可考二建、二消,可升专本科,正规国家承认前置学历!
报名电话:刘老师 15802785530(微信同号)